每天清晨,洗洗涮涮
開啟全新一天
每天午后,泡杯綠茶
沉靜浮躁的身心
每天深夜,打開花灑
洗去一天的疲憊
磁縣的小伙伴
現在我們用水如此方便
可你還記得故鄉(xiāng)那口老井嗎
她養(yǎng)育了我們祖祖輩輩
她也滋潤了我們的童年
↓ ↓ ↓
今天讓我們隨同“磁力磁縣”特約撰稿人張清龍的筆墨,走進磁縣西部山區(qū),再次探尋那些故鄉(xiāng)的老井,回望那水、那人和那綿綿的鄉(xiāng)愁……
家鄉(xiāng)的老井
我的家鄉(xiāng)在磁縣西部山區(qū)。以前種地靠天,吃水靠井,祖輩們在村里打下數眼深井,汩汩甘甜的井水滋養(yǎng)著代代村民,寧靜的山村屋舍儼然,芳草鮮美,雞犬相聞,一派世外桃源風光。
中賈璧村位于南北賈璧中間,大部分村莊位于河西岸,全村約有十幾眼深井。下河武爺廟前有雙眼井,井寬約兩米,中有條石,分成兩個口,故名雙眼井。村北河岸邊有三眼水井,出名的是高樁井,為防止河水泛濫泥沙掩埋,在井口筑起兩米高石井臺,故名高樁井。成為賈璧高小和中學師生的水源地。村西大池、后小莊、葦子地有七八眼深井。有小井、新井、轆轤井等,其中新井、轆轤井以井深、水旺、水甜、能蔽雨而受村民喜愛。
每個井臺呈四方形,邊有井樁約一人高,可安轆轤搖水。井上建有房頂,為打水人遮風擋雨。深水井大都在二十多米以上,井筒呈長方形或圓形,用石砌成,井口用四塊條石,井口石磨的光滑發(fā)亮,石上還留下道道繩印。還有幾處井在農戶家院里,老黑家、大北院的井除自用方便外,也供村民用水。
每年春夏兩季,陽光高照,干旱少雨,大風飛揚。到了立夏以后,驕陽似火,烤得大地像著了火。人們春天播種,人畜用水就緊張起來。人們閑時談論主題是水,井邊自然也成了最熱鬧的場所。
早晨四五點鐘,胡同里就聽見急促的腳步聲,還有叮鐺的碰桶聲,這是勤快的人們去打水開始了。父母也叫醒我們,大人擔桶,小孩背繩,急忙向井邊奔去。井深了,光繩盤起來有幾十圈,年齡小的還背不動。這時井邊已是黑壓壓一片人,嘰嘰嚷嚷,笑聲、罵聲、桶聲、扁擔聲交織著,井口圍著七八個人,井里放下三四條繩,由于一春無雨,水早已到井底了,有六七丈深。于是兩人一組,有的用力拔,有的正在往下卸,咣珰咣珰,有時繩與繩纏繞在一起,上下不能,這時少不了埋怨責備聲,不過街坊鄰居為打水,人們都理解謙讓著。由于井中桶多,互相碰撞,往往拔上來多半桶,掛住桶鼻子偏了,就只剩少半桶了。
水桶打滿后,人們小心翼翼地擔起來,為怕灑水把步邁碎些,大步易把水晃出來。年紀輕的擔小桶,雙手摟著扁擔,像銀環(huán)似的,一會兒高一會兒低,身后路上印出片片水花,到家只剩多半桶,可沒少挨大人吵嚷了。后來為防止灑水,就用荊條編一個圓環(huán)撐在桶上邊,或摘幾片干凈樹葉扔在桶里,邁大步走也不怕灑水了。整個早起街道上擔水的川流不息,見了面打個招呼,都飛快地往返著,離井遠的有半里地。一家人男女老少全出動,早起擔滿缸和盆,一天就不用操心了。
起的晚的到了井邊,人也不擠了,水也打不滿桶了,水也渾濁了。拔滿一桶水需三四次,為打水有經驗的人還自制了專門打水工具,將一條廢舊拖拉機或馬車內胎剪下多半截,中間串一根鐵絲,口上再串上鐵塊,然后將它卸下去,內胎自然就倒平了,水順著圓口鉆進去,一拔沉甸甸的,能倒多半桶。后來家家都制了這打水神器,又簡易又輕巧又實用。
天越旱,澆菜園就成了大事。在生產隊時沒有賣菜的,當時工分一天只有三毛錢也買不起,人們都種著幾畦子菜園子。大多種些耐旱性疏菜,每天要吃菜,不能讓菜看著干死。人們在隊上下班后,往往半夜?jié)矆@或起早澆,夏日夜晚,涼風習習,晚上人少,人們光著上身,甩開膀子用力向上拔,年青人一拔能上四五尺,二三十下就上來了,井中響著噼啪水落聲,大人們臉上淌著熱汗,被風一吹,再捧起井拔涼水洗把臉,頓時涼到心里,疲勞頓感消失??吹绞卟撕茸懔怂L勢喜人,不知有多滿足。星期天小孩們澆園成了他們的工作,家里有專門的小桶,幾個孩子在井邊玩耍著,菜也澆得濕轆轆的。井水見底了,有的大人將孩子用繩子卸下去,用瓢舀水,有的就干脆叉著井旁小心翼翼地攀著下,井旁青苔光滑潮濕,不小心還會摔著。那時候經常有人把桶掉到井里,人們就用殺豬人用的肉勾子、勾擔子串在一起,用細繩卸下撈桶,運氣好的幾下就撈到了,也有半天一整天撈不到。那年月人們?yōu)闈M足最低溫飽奮斗著、憂愁著、快樂著。
遇到大旱之年,大多活水井都無水可打,人們就只能到寺溝、賈璧中學西操場邊廢煤窖筒中去拔水。窖井口圓圓的,直徑有2米多,中間沒踏腳處,周圍長滿荒草,人們只能站在一邊拔,井深不見底,拔起來雙腿打顫,不敢向前探身,往往兩人一組,有拔有拽方可成功。為安全起見這時婦女孩子一般不讓去拔。窖井離家遠,半天才能擔三四遭,因此用起水來格外珍惜,洗手臉時少放些,需將盆斜放著洗,然后再將水攢起來澆菜,洗衣服只洗一兩遍,要洗被子單子大件,一般等下雨天大盆小缸接滿后,才來一次大清洗。那時家家水缸滿了,缸邊放著一排桶,成了家里特有的風景。
記得有幾年大旱,井都干涸了,為保證人畜基本用水,公社要求各村用拖拉機送水,每天一次。人們早早就將家里所有桶拿來,擺在放水處,長長的一二十米,拖拉機從十幾里遠的白土礦拉水,或到鄰村機井拉水,嘩啦啦的水放入桶里,甭提人們多高興了,水清清的,喝一口甘甜無比。大旱之年,黨和政府為民著想,幫人們度過難關,也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。
為徹底改善用水條件,山里人家家戶戶在家院中挖了水窖,周圍用石頭和石灰泥砌成,頂上脊成拱券,可結實了。大的可容水五六十方,小的也有三十多方,一年內隨便用水也用不完。水窖可接收房子上雨水,也可拉機井水吃,方便著呢,徹底告別了過去用水難的歷史。家家安上了太陽能,裝上了浴霸熱水器,洗澡和城里一樣了?,F在政府實施飲水工程,村里大都打了新機井,鄰樹北賈璧還將水管通進了戶,擰開水管就流進鍋里。桶和擔子早已擱置一旁,沉重的拔水繩也不見蹤影,現如今人們用水不出門,小康生活樂悠悠。
家鄉(xiāng)老井,你是大地的乳汁,哺育著家鄉(xiāng)百姓,雖然現在失去了往日的熱鬧,但你默默無聞地奉獻,人們將永運不會忘記!
我的老水井
是你用甘露把世輩撫育滋養(yǎng)
是你用慈祥告訴我博愛四方
走過山山走嶺嶺
走過風雨走輝煌
老水井你是我永遠的感激和念想
挑一擔思念寄遠方
踩一路笑聲拉家常
老水井你是游子們永遠的感激和念想
文 / 賈璧中學 張清龍
(磁力磁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