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物件、新體驗!
肥鄉(xiāng)一農民農家院里 辦起“民俗博物館”
王福臣搜集的民俗藏品
王福臣和他發(fā)現(xiàn)的古石碑
王福臣搜集的部分家具藏品
“日子雖然過得緊巴,但心里高興,尤其是讓這些傳承著肥鄉(xiāng)獨特文化的‘老物件’煥發(fā)出新的光彩,感覺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。”近日,肥鄉(xiāng)區(qū)北營村54歲的村民王福臣在自家院子里辦起了“民俗博物館”,看著滿院的“寶貝”感慨萬千。
普通農民自家院中 辦起了“民俗博物館”
王福臣是邯鄲市肥鄉(xiāng)區(qū)北營村一名普通的農民,依靠家里幾畝農田過活,由于對公益事業(yè)和鄉(xiāng)土文化情有獨鐘,建一座展現(xiàn)當?shù)仫L俗的“民俗博物館”成了他的夢想。
“現(xiàn)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好多孩子根本不認識以前農家干活的‘家伙什’了,比如犁、斗、耙、簸箕、風箱、獨輪木車等等。但這些東西貫穿中國數(shù)千年,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,咱不能忘本,要傳承下去。”王福臣說,他認為民間的一磚一瓦、一鍋一碗、一盆一罐的變化,都折射著一個時代、一個時期的變遷,都是人類繁衍的基石和見證。民俗不俗,它是生命延續(xù)的根,是現(xiàn)代文明的脈。
十余年來,憑著對鄉(xiāng)土文化的執(zhí)著,王福臣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,跑遍了肥鄉(xiāng)區(qū)和曲周縣、雞澤縣等周邊縣,深入鄉(xiāng)村收集不同時期當?shù)剞r戶家中使用的生活、生產用品和民俗器具。2010年1月,一個初具雛形的小型“民俗博物館”在自家院內成立,展品包括古錢幣、書籍、石磨、瓷枕等等不同種類,數(shù)量達千余件。
自編自演,“文化大院”培育出“農民演出隊”
“走,去福臣的院里坐會兒!”王福臣的博物館成立后,不僅吸引了同村的村民,還迎來了周邊十里八鄉(xiāng)的鄉(xiāng)親們。大家坐在一起撫摸著“老物件”感懷著歲月的沉淀,談古論今,其樂融融。
2012年,為了提高村民們的活動質量,王福臣決定將自家老房子重新翻修,先后建起了專門的民俗物品展覽室和文化活動室。隨后,又將后院擴建平整,硬化地面,購置了鑼鼓、水鼓、跑竹馬等伴奏家什和服裝道具,每天一到傍晚,附近農民自發(fā)到王福臣的院子里跳健身舞、扭秧歌。開始的時候只有10多個人在跳,不到一個月就發(fā)展到了50多人,漸漸地,前來文化大院活動的人越來越多。
2015年2月,他把20多個有共同愛好的農民組織起來,成立北營村農民演出隊,自編自演了威風鑼鼓、水鼓、坐扁擔、上刀山、跑竹馬、拉花車、豁桿等十五六個民俗表演項目,利用農閑季節(jié),走村串鄉(xiāng)為群眾進行表演。“去年演出30場次。今年計劃演出50場次,目前已經(jīng)完成40場次演出了。”王福臣樂呵呵地說。
上有天橋、下有地道、中間有博物館! 農民們的生活同樣精彩
多年來,王福臣為文化大院傾注了無數(shù)心血。2015年8月,他按照村里老人的指點,對院子里的抗日地道遺存進行了挖掘整理,建成1000多米的“地下長城”。
2017年8月,他多方籌資5萬余元,在院子東面修建了高5米、長17米的高空玻璃天橋。并以玻璃天橋為連接,在南北屋頂搭建起彩鋼簡易房,養(yǎng)殖了孔雀、鴿子、荷蘭鼠等觀賞動物,形成“上有天橋、下有地道、中間有民俗博物館”的獨特景觀。
在王福臣的記憶里,已經(jīng)不記得用去多少錢了,但他覺得非常欣慰:學文化的人多了,打麻將的人少了;健身的人多了,有病的人少了。
如今,王福臣的文化大院每年舉辦杏花詩會、民間年會、重陽敬老等各種民間文化活動,吸引大批文人墨客參加和四方游客參觀,不但是大家公認的民俗文化基地,還注重繼承和保護非遺文化,成功將威風鑼鼓、坐扁擔、上刀山、豁桿等列入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2015年,他又把搜集整理出的北營剪紙、北營民歌、北營故事列入?yún)^(qū)級非遺名錄,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市級非遺。
王福臣表示,“我喜歡跟大家在一起,咱農民就應該這么樂呵。一邊傳播文化,一邊健身娛樂,這是我辦文化大院的初衷,我快60了,身子骨還硬朗,文化大院會一直辦下去。”(記者 陳正 通訊員 李運強)
邯鄲交警支隊肥鄉(xiāng)大隊城區(qū)中隊在11月17日上午十一時許,在城區(qū)中隊韓玉民中隊長的帶領下巡邏至井堂街平安路口附近,發(fā)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