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《紐約郵報》報道,哥倫比亞大學(下文簡稱“哥大”)僅在1月就有3名學生死亡,其中兩名學生被懷疑是吸毒過量致死,另一名學生是來自日本的交換生。
1月23日,20歲的安德烈蒂被發(fā)現伏尸于哈特利樓八樓的宿舍房間內,這是他入讀哥大的第一年。警方在他的房間里發(fā)現了毒品,消息人士透露,他是吸毒過量致死,但驗尸結果未公布。
1月21日,21歲的大三學生萊澤被發(fā)現死在家中,他的父母是哥大兼職教授梅村奈奈子和杰西。警方說,案發(fā)現場發(fā)現了吸毒工具,相信萊澤是吸毒過量死亡,但驗尸結果未公布。
1月18日,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的交換生陳宜家,從百老匯113街的宿舍七樓跳下身亡。陳宜家不是唯一跳樓自殺的國際交換生,去年12月18日,自來摩洛哥的交換學生阿布薩特被發(fā)現陳尸百老匯114街的八樓宿舍房間,她是主修文學的大四學生。警方消息人士透露,阿布薩特被發(fā)現時頭部罩著膠袋,死因被歸類為自殺。
“多想從窗口跳下去”
在去年9月到12月期間,哥大每個月分別有一名學生自殺,除了阿布薩特外,還有一名未來的記者奧唐,一名29歲的退伍海軍弗洛雷斯以及大一新生華萊士。
去年10月,華萊士從哥大退學回到密蘇里州的家中,數天后在地下室上吊。在與母親的視頻電話中,華萊士曾提到“你不知道此刻我多想從窗口跳下去”。
華萊士的母親安吉說,她的兒子在人口只有4000人的小鎮(zhèn)里長大,高中畢業(yè)時是學校的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,曾代表全級73名學生做畢業(yè)致辭。“華萊士無論做什么事,都會做得很好,”安吉說。“他在布魯菲德高中也需要競爭,但這里的競爭完全不像哥大那樣(激烈)。”
這個小鎮(zhèn)青年被全世界最聰明的年輕人包圍著,這些人有的早已開始做生意,有的創(chuàng)辦了非營利組織,有的在藝術上表現出色。更糟糕的是,華萊士患有憂郁癥。他曾告訴母親,自己不適合哥大,“我的同學比我聰明、優(yōu)秀得多”。
安吉曾求助于哥大輔導和心理服務辦公室的負責人,對方給了她一張名片。安吉把名片留在兒子的宿舍中,但她不知道兒子是否打電話求助過。“我知道我們應該為他做更多。”她說。
校園文化:敵對競爭
去年秋天拿到政治學學士學位的巴蘇托說,抑郁癥和嚴苛的學校生活曾讓她走向自殺邊緣。“每晚四個小時的睡眠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,”巴蘇托回憶說。“我認為哥大確實存在著敵對、競爭的校園文化。”
巴蘇托介紹,在哥大,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為了成功在拼命。除了學生組織外,大多數學生還會做兼職和實習。
在哥大學習的數年中,巴蘇托無時無刻不在對抗抑郁癥和自殺傾向。她曾打電話向校方尋求輔導服務,但校方的回應是“最早的預約時間是在兩周后”。“我告訴他們,我的癥狀非常嚴重,”她說。“但他們告訴我,和朋友在一起會幫助你克服困難,我們目前無法為你做什么。”
最近,巴蘇托展開了一項請愿行動,要求校方大幅改善心理健康服務。但哥大發(fā)言人沒有回應,也未曾解答為什么學生死亡事故多發(fā)的問題。
校方提供更多服務
上個星期,哥大學院院長瓦倫蒂尼在一份聲明中向學生承諾,他會與學生領袖會面,討論“如何繼續(xù)改善對學生的支持,并向學生提供最高水平的照顧。”他補充說:“我會全力以赴為這所大學工作,以確保校園的健康和安寧。”
負責校園生活的副校長戈德堡也在一封郵件中表示,學校將向學生提供更多服務。
校方提供的新資源包括春季學期的“心理健康周”,向學生和社區(qū)成員提供額外的校內危機干預培訓,以及為社區(qū)建設“活動”提供更多空間和資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