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3日,網上征婚的邯鄲市民李女士險些被騙。日前,她致電本報講述了自己的遭遇,同時也給寄希望于網絡相親的人們提個醒:談感情一提錢,八成是詐騙。
據李女士介紹,5月3日,她從百姓網邯鄲站的征婚欄里看到了一名重慶渝中男士的征婚信息,該男士自稱52歲,喪偶,經濟條件優(yōu)越,欲尋善解人意女子為伴侶。抱著試試看的心情,李女士與這名重慶男子取得了聯(lián)系。兩人通過電話聊了幾天,重慶男子噓寒問暖給李女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,兩人開始憧憬美好未來。
5月10日,重慶男子稱自己新開了一家店,想讓李女士送幾個花籃以示祝賀,他隨后會讓花店伙計和李女士聯(lián)系。男友新店開業(yè),送幾個花籃無可厚非。起初李女士并沒覺出異樣,但是當花店伙計表示一個花籃為一千元高價時,李女士立即感覺出不對勁。李女士隨手在網上一搜,原來這一伎倆早就在外地發(fā)生過。隨后,她明確向花店伙計表示自己不買花籃,沒想到還遭到對方無理謾罵。重慶男友的電話再也打不通了,李女士重新登陸百姓網,發(fā)現(xiàn)征婚欄早已又換了一位重慶先生,這次對方49歲,同樣是喪偶,經濟條件好。
“希望以我的親身經歷,給大家提個醒,千萬警惕這樣的網絡征婚騙局。”李女士氣憤地說。
5月13日,記者用手機登陸百姓網邯鄲站,在征婚一欄置頂?shù)膸讉€帖子里看到又有一名重慶渝中的中年男士信息,大致情況跟李女士介紹的類似。記者還發(fā)現(xiàn)每個網頁上都有百姓網的提醒:“如果對方請求充話費、急于見面并指定地點消費請不要輕易相信。”
復興區(qū)公安局網監(jiān)大隊穆警官告訴記者,這類案件中的犯罪分子一般都扮演成有經濟實力且事業(yè)有成的求偶者,利用甜言蜜語博取對方信任后,以新店鋪開張需贈送花籃、牌匾等為由,騙得數(shù)千元至數(shù)萬元不等,且他們經常“改頭換面”,依靠互聯(lián)網的虛擬性隱藏騙子身份,為調查取證工作帶來不小的難度。在此建議通過網絡交友的市民,要仔細核實對方信息再進行交往,一旦遇到極度
熱情、聯(lián)系時間很短就要求確認情侶關系的人,需要特別提高警惕。像李女士這種情況,若未形成違法事實,目前暫時沒有其他處理方法。若形成違法事實,且被騙數(shù)額達到刑事案件時,受害人一定要向公安機關和網站進行舉報,另外一定要保存好被騙的證據,如電話號碼、匯款記錄等,方便警方調查取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