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高建筑原本是水泥設計院的辦公樓
為了了解這棟樓的前世今生,記者曾經(jīng)到唐山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和抗震紀念館查閱,但沒有找到任何與其相關的史料記載。許多老讀者雖然清晰地記得這棟樓確實是震后遺留的最高建筑,但是對它的由來也不甚明了。
報道發(fā)出后,河北能源職業(yè)技術學院的邊晶老師聯(lián)系到本報,他向記者講述了他對這棟建筑的獨家記憶,因為地震之后他恰好在這棟樓里工作過一段時間,記憶尤為深刻。
邊晶告訴記者,這棟樓始建于1975年,當初的產(chǎn)權單位是唐山水泥設計院,“當時唐山水泥設計院是個剛組建的單位,在石家莊辦公,本來打算等這棟樓建好就搬來唐山,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搬就發(fā)生了地震。”
據(jù)介紹,這棟六層建筑原本是設計院的辦公樓,在它的旁邊還有4棟四層的家屬樓。在1976年大地震發(fā)生時,這棟建筑的主體框架剛剛封頂,還沒有來得及外裝。“地震之后,這棟六層的辦公樓屹立不倒,那4棟家屬樓隔行倒塌了。后來這棟辦公樓保留了下來,那幾棟家屬樓全部拆除了。”
從《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》和《唐山大地震震害》中,記者找到了關于這棟建筑只言片語的記載,但沒有清晰的圖片資料。
經(jīng)幾次異主,建筑留存至今
“地震的突然襲擊,打破了唐山水泥設計院的計劃,他們也沒再往唐山搬。”邊晶回憶說,到1977年12月,河北省機械施工公司接管了這棟遺留的六層建筑,而當年18歲的邊晶也是該公司的一名員工。
“我們把這棟樓當成了庫房,只使用了一至四層,在里邊存放生產(chǎn)配件和原材料。但是考慮到可能會余震,我們并沒有在里邊辦公,而是在樓下的一處平房辦公。”由于并未正式使用,該公司沒有對這棟遺留的建筑進行后續(xù)的內外裝修,而是直接使用的它的毛坯框架,只在門窗的位置用木板和帆布進行了簡易地遮擋。
時隔多年,邊晶依然記得當初站在這棟樓上向窗外眺望時看到的景象,“當時從樓下往外看,看到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簡易平房,這棟樓在當時是最高的建筑,就好像現(xiàn)在從鳳凰山山頂上往下看。”
幾年之后,這座“堅挺”的樓房再次迎來了新的主人。1982年至1983年,邊晶所在的河北省機械施工公司整體搬遷,這棟樓同時也由市政府接管,變成體育中心的一部分。
再次異主之后,這棟樓終于開始改變了它維持多年的原始模樣,“這棟樓開始進行內裝、外裝,在樓頂還加了一個圓球,這棟樓有了全新的面貌,正式投入使用。”
建筑是拆是留引熱議
這棟樓對于邊晶來說,不僅僅是一處單位舊址,更是一座難得的地震遺跡。親身經(jīng)歷過唐山大地震的邊晶,對這場災難有著揮之不去的深刻記憶,對那段歷史更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愫。“唐山的地震文化幾乎出現(xiàn)了斷檔,我覺得搶救地震文化刻不容緩,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傳承和底蘊。這座建筑是城市記憶,應該保留下來。如果現(xiàn)在為了眼前的利益把這座地震遺跡拆除了,實在是讓人惋惜。”
除了邊晶,也有幾位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,呼吁將這棟建筑物保留下來。報道發(fā)出后,這棟建筑的是拆是留在網(wǎng)上也引起了熱議,不少網(wǎng)友在網(wǎng)絡上發(fā)帖說出自己的聲音。網(wǎng)友“只有你真好”表示,“唐山有歷史底蘊的建筑本來就少,拆一個少一個,再建的和這個相比也不一定更有價值,建議在總體設計中給予保留。”網(wǎng)友“飛鵬”稱,“若真是地震遺址,還是不拆為好,應該慎重。”網(wǎng)友“精靈”也呼吁要“留住歷史”。
然而,也有網(wǎng)友說出了不一樣的聲音,網(wǎng)友“王家倚天”表示,“不用保留,唐山新華道已經(jīng)很有唐山特色了,各大城市有一條歷史類街道就行了,而且唐山這條歷史街道已經(jīng)很突出了。唐山正處于快速城鎮(zhèn)化道路上,這些建筑確實應該注意,但是本例建筑綜合起來還是不保留的好。”網(wǎng)友“甜芯”也稱,“一點美感都沒有,沒有特點的建筑。”
日前,燕趙都市報曾刊文報道唐山體育中心旁邊有一棟1976年大地震之前建造的六層建筑,因它在地震中...